【行至美版天涯海角 行至“世界的開始”】西雅圖以西cape,奧林匹克半島的西北角弗萊特瑞海角,是美國本土48州的最西北端。美國的“天涯海角”無法開車駛入,僅可通過一條不到一公里長但造價高達20多萬美元的徒步步道抵近。一路森林密布,雪松參天,雨林的盡頭太平洋豁然出現(xiàn),遠處是印第安人曾用來捕魚的小島,以及燈塔。與其它邊邊角角的地方稱自己為“世界的盡頭”不同,馬卡印第安人稱海角為“世界的開始”,象征著未來與希望。憑海臨風遐想未來而不是回味人生,才更符合這里的意境。
西雅圖以西,奧林匹克半島的西北角弗萊特瑞海角,是美國本土48州的最西北端。美國的“天涯海角”無法開車駛入,僅可通過一條不到一公里長但造價高達20多萬美元的徒步步道抵近。一路森林密布,雪松參天,雨林的盡頭太平洋豁然出現(xiàn),遠處是印第安人曾用來捕魚的小島,以及燈塔。與其它邊邊角角的地方稱自己為“世界的盡頭”不同,馬卡印第安人稱海角為“世界的開始”,象征著未來與希望。憑海臨風遐想未來而不是回味人生,才更符合這里的意境。
美國本土的大西北,雖沒有東北部新英格蘭地區(qū)書香悠遠或是曼哈頓那般車水馬龍,但純凈的大自然孕育出的卻是花園般的國際都市、有雪山做背景的西雅圖。每當乘機飛抵這里,總會被舷窗外似觸手可及的座座雪山所吸引,更會贊嘆這里如北歐般的峽灣與森林,憧憬著在這大西北之地開始一段難忘的旅行。當見慣了西雅圖的城市燈火,雷尼爾雪山的也已見多不怪,一個周末,一時興起,從西雅圖驅車徑自西去,期待到美國本土大西北的最西北角追尋 “美國的盡頭”。
安吉利斯港,天使之港
駛出西雅圖,不論是向南繞過普吉特海灣(Puget Sound)再向西,還是乘輪渡向西直穿海灣,即可來到奧林匹克半島,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即位于此。公園內座座雪山毗鄰而立,占據著半島的中心位置,遠遠望去,雪山的神圣與雄偉好似希臘諸神高高在上俯瞰西雅圖的凡世人間,每每經過都會讓cape我心中長存敬畏。
在雪山北麓沿縱貫太平洋沿岸加利福尼亞、俄勒岡和華盛頓三州的101號公路最北部分向西行駛,一座1791年即得名的海港城市安吉利斯港(Port Angeles)正處在公路的最北點,“天使之港”的舊稱與101公路南端洛杉磯“天使之城”的別稱異曲同工。港口一面倚靠的是神秘莫測的奧林匹克雪山,另一面則是胡安·德·富卡海峽(Strait of Juan de Fuca)。天氣晴好時,從這里可以直接隔海望到對岸加拿大溫哥華島上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省會維多利亞市。安吉利斯港是優(yōu)良的天然深水港,不論是停泊油輪,還是游輪都不在話下,這也是當年西進者在這里建港的主要原因。如今的海港,已不見當年的繁忙,但部分貨運和與對岸加拿大的每日輪渡依然讓港口保持活力。依碼頭附近的海岸如今已建起人行步道,沿路而行,一束束鮮花在兩旁隨海風輕輕搖擺,地面上還有特別設計的貝殼、海星等圖案,彰顯城市的海洋特色,還有三三兩兩的本地居民悠閑地坐在長椅上吹著海風,心中有那么一刻,真想把眼前這春日的陽光與小城的恬靜化為自己生活的日常。
富卡海峽,美加一水間
在奧林匹克半島最北端沿101號公路行駛,其實也是與胡安·德·富卡海峽比鄰而行。海峽長達153公里,寬度卻只有20公里左右,海峽中線即為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的國境線。雖然人類可以在海峽劃分界線,但人類的國境線無法約束在這里千百年來長久生存的大自然公民。胡安·德·富卡海峽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特點,海水中富含養(yǎng)料,造就了這里的生態(tài)多樣性。海峽中常年可以見到海獅、海豹在岸邊嬉戲,也可時常見到灰鯨、鼠海豚的身影,“人品”好的話還可以看到殺人鯨在水中游弋,它們都是循著這里豐富的捕食環(huán)境而來。
除了水里游的,天上飛的也是不能少,海峽兩岸有海鷗、海鸚等幾十種鳥類可供觀賞。美國這邊更是有特別辟出的觀鳥保護區(qū),供愛鳥人士一飽眼福。cape我此次就得以人生第一次親眼見到美國國鳥白頭鷹在海峽之上盤旋翱翔。
海峽同時也是生活在這里已有上千年的印第安人的家,途經之處有多個印第安部落保留區(qū)。比如此行目的地弗萊特瑞海角所在的尼亞灣鎮(zhèn)即是馬卡印第安人部落所在地,現(xiàn)人口不足千人。這里雖傳統(tǒng)得以延續(xù),但面對著現(xiàn)代文明的挑戰(zhàn),傳承卻相當困難,年輕人外流嚴重,鎮(zhèn)子也頗顯凋敝。
弗萊特瑞海角,西北再西北
距西雅圖以西約260公里的奧林匹克半島西北角,是美國本土48州的最西北端,同時,這里也僅以100多米的距離屈居美國本土的第二西端。這里還是華盛頓州最古老的被永久命名的地標,自1778年起即被命名為弗萊特瑞海角(Cape Flattery)。海角向西面對浩瀚無際的太平洋,向北扼守胡安·德·富卡海峽入口與加拿大隔海相望。海角盡頭無法開車駛入,僅可通過一條不到一公里的徒步步道到達。雖然步道不長,但據說是花了20多萬美元才得以修建完畢,可見其修建之不易。
這里雖不屬于奧林匹克國家公園,但依然森林密布,棵棵雪松參天挺拔。海角由于扼守大洋,降雨量比“雨城”西雅圖還高。今天的我還算幸運,陽光慷慨地撒向這里。藍天白云下,海角雖沒有雨霧籠罩的神秘,卻多了些憑海臨風的大氣。走在森林內,如不是常年溫度只有十攝氏度上下,倒是讓我有種步入熱帶雨林的感覺。雖是初春,已然綠色滿園,鮮嫩的綠葉上看得見滴滴露水,爭搶著那難得突破樹林屏障的縷縷陽光。循著雪松樹根和樹干所鋪設的小徑走至盡頭,豁然開朗,浩瀚的太平洋再現(xiàn)。濤聲隆隆,波濤滾滾,海浪不知疲倦地拍打著海角的巖壁,創(chuàng)作出一座座與陸地分隔的奇特礁石以及深邃的巖洞。向遠處眺望,曾為馬卡印第安人用作捕魚之地的塔圖什島(Tatoosh Island)就在不遠處,如今的小島早已不再有人居住,只有無人值守的弗萊特瑞角燈塔向進入海峽的船只指明著方向。與其它邊邊角角的地方稱自己為“世界的盡頭”不同,馬卡印第安人稱海角為“世界的開始”(Beginning of the World),象征著未來與希望。在這里憑海臨風,遐想未來而不是回味人生,才更符合這里的意境。
美國本土西北角自駕之旅
從西雅圖自駕乘汽車輪渡可穿越海灣抵達奧林匹克半島,出發(fā)前查好渡輪時刻,做好因天氣原因造成海灣輪渡延誤的準備。如全程陸路自駕,返程時需繳納一次塔科馬海峽吊橋的過橋費。
奧林匹克半島北部的101號和112號公路沿胡安·德·富卡海峽修建,沿途有多處觀景點,景點均配有講解板,可自助游覽。在弗萊特瑞海角徒步,難度不大,起伏變化很小,一般體力均可到達。但因多雨,需備好沖鋒衣等御寒防雨裝備。
(責任編輯:DF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