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guān)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guān)于唇亡齒寒翻譯的翻譯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guān)介紹唇亡齒寒翻譯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唇亡齒寒古文原文?
文言文《唇亡齒寒》的原文與譯文
原文:楚圍雍氏五月。韓令使者求救于秦,冠蓋相望也,秦師不下。韓又令尚靳使秦,謂王曰:“韓之于秦也,居為隱蔽,出為雁行。今韓已病矣,秦師不下。臣聞之,唇揭者齒寒,愿大王之熟計之?!毙笤唬骸笆拐邅碚弑娨?,獨尚子之言是?!闭偕凶尤?。宣后謂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盡置其身妾之上,而妾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韓,兵不眾,糧不多,則不足以救韓。夫救韓之危,日費千金,獨不可使妾少有利焉?!?尚靳歸書報韓王,韓王遣張翠。張翠稱病,日行一縣。張翠至,甘茂曰:“韓急矣,先生病而來?!睆埓湓唬骸绊n未急也,且急矣?!备拭唬骸扒刂貒跻玻n之急緩莫不知。今先生言不急,可乎?”張翠曰:“韓急則折而入與楚矣,臣安敢來?”甘茂曰:“先生毋復(fù)言也?!?甘茂人言秦王曰:“公仲柄得秦師,故敢捍楚。今雍氏圍,而秦師不下,是無韓也。公仲抑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國南合于楚。楚、韓為一,魏氏不敢不聽,是楚以三國謀秦也。如此,則伐秦之形成矣。不識坐而待伐,孰與伐人之利?”秦王曰:“善?!惫聨熡卺乓跃软n。
翻譯:公元658年,晉國準(zhǔn)備攻打虢國,可是要途經(jīng)虞國,又不知虞國是否讓晉國經(jīng)過他的國土。大夫荀旬息獻(xiàn)計說:“如果把美玉寶馬送給虞國國君,他一定會答應(yīng)借路的?!睍x獻(xiàn)公就采納此計。虞國的賢臣宮之奇勸國君不要借路給晉國,否則大禍就會降臨到虞國的頭上,虞國和虢國的關(guān)系就像車子和車旁的夾板一樣緊密。車子要依靠夾板,夾板也要依靠車子,否則就不穩(wěn)固,諺語說'唇亡齒寒',如果嘴唇都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今天虢國之所以沒有被滅掉,依靠的是我們虞國;虞國之所以沒有被滅掉,是虢國,如果我們借路給晉國去打虢國,那么虢國如果在早上滅亡,虞國就會在當(dāng)天晚上被消滅。所以,千萬不能借路珍晉國??!”虞公又不聽宮之奇的忠告,把路借給了晉國。于是晉國派荀息帶兵借道虞國去攻打虢國。晉國把虢國滅了之后,回來時把虞國也消滅了。 后來,人們用“唇亡齒寒”來比喻關(guān)系十分密切,休戚相關(guān)。
唇亡齒寒的古文原文是:“唇亡齒寒,莫如同舟共濟(jì)?!边@句話出自《戰(zhàn)國策·齊策四》。意思是說,如果唇亡了,齒就會感到寒冷,因此唇和齒是相互依存的。比喻在困難的時候,大家應(yīng)該團(tuán)結(jié)一致,共同合作,才能共度難關(guān)。
語出【左傳·宮之奇諫假道(僖公二年、五年)】
晉侯復(fù)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p>
【原文】
秦攻趙長平,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將退兵;不親,則且遂攻之?!?/p>
趙無以食,請粟于齊,而齊不聽。周子謂齊王曰:“不如聽之以卻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燕之計過矣。且趙之于燕、齊,隱蔽也,猶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今日亡趙,則明日及齊、楚矣。且夫救趙之務(wù),宜若奉漏甕沃焦釜。夫救趙,高義也;卻秦兵,顯名也。義救亡趙,威卻強(qiáng)秦兵,不務(wù)為此,而務(wù)愛粟,則為國計者過矣。”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唇亡齒寒翻譯的翻譯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guān)于唇亡齒寒翻譯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